山东各地黄页网站联盟: 济南 | 青岛 | 临沂 | 日照 | 烟台 | 威海 | 滨州 | 德州 | 潍坊 | 枣庄 | 淄博 | 菏泽 | 济宁 | 泰安 | 莱芜 | 聊城 | 东营
首 页 企业家风采 房产频道 乡镇之窗 便民热线 网上登记 分类信息 会员注册
新闻类别
       网站公告     
       企业家风采     
       乡镇之窗     
       便民热线     
  信息类别
吕剧之乡---东营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2-7-18 11:54:47 阅读:1260
吕剧吕剧


       吕剧,又名“化装扬琴”、“琴戏”,流行于山东和江苏、安徽部分地区,但是吕剧的发源地是山东东营。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,并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,它的语言淳朴生动,唱腔优美悦耳,音乐语汇丰富多彩。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。它是通过对山东琴书的直接继承和发展,并吸收融合了其他民间曲艺如“大鼓”、“弋阳腔”、“坠子”、“花鼓”等的艺术精华,同时又借鉴化用了“五音戏”、“柳腔”、“京剧”、“河北梆子”等剧种中能适用于吕剧的某些腔调、艺术表演程式及其他成份,不断地丰富、发展、完善而逐步形成的。自成戏以来,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。
       吕剧发源于东营区时家村(1138—1913年属乐安县,1914年后属广饶县,1983年建立东营市后属牛庄区,1987年7月归属东营区),始成于1900年,当时被艺人们称之为“化(上)妆扬琴”,而民众则以“跑驴戏”、“捋戏”或“小戏”等称之。其早期主要流行于乡村集镇,后逐渐在济南等城市兴起。七七”事变之后,日寇侵占济南,吕剧艺人穷困潦倒,吕戏班社大多解体。至济南解放前夕,吕剧已濒于危境。新中国诞生后,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,吕剧获得新生并迅速发展,流行地域遍及山东绝大部分地区,在其他省份如江苏、新疆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等地也具有重要影响。
       吕剧在东营市时家村一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,不仅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自身渊源,而且也有着独特的地域背景和深厚的文化沉蕴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你想了解吕剧可以先听一下一些具有带表性的优秀剧目如《李二嫂改嫁》、《补天》、《龙凤面》、《借亲》等。


Copyright©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招商合作:13863387797 QQ:1623195395
鲁ICP备10016871号